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件强调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塑料垃圾制造者指数表明,地球的塑料污染问题仍在持续恶化
Minderoo Foundation(明德鲁基金会)发布的2023年Plastic Waste Makers Index(塑料垃圾制造者指数,简简称"PWMI")表明,地球的塑料污染问题仍在持续恶化,该指数报告对源自于一次性塑料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新的预估,结果表明一次性塑料生产者对气候危机带来负面影响。


武汉入选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用科技创新手段让固体废弃物成为“城市矿产”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武汉市成功入选。5月2日,据市生态环境局有关人士介绍,武汉正在积极建设“无废城市”:一是从源头上减量;二是充分应用科技创新手段,让固体废弃物成为“城市矿产”资源。例如,正在推进格林美固体废物收集贮存项目建设,构建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于工业固废,武汉从技术创新、区域处理两方面着手减量和资源化再利用。另外,武汉还制订了针对塑料、农膜、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方案。同时,加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进大型电商和寄递企业包装物回收循环利用共享。


我国学者在可循环塑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年来,可闭环回收塑料成为全世界高分子化学家关注的焦点。通过设计特定的单体合成可回收高分子,使用后再将其直接转化为原单体,有望实现高分子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减少废弃高分子带来的白色污染。可闭环回收塑料的开发需要兼顾聚合物的可聚合性、循环回收性和使用性能等多种要求,而设计结构简单、热力学近平衡单体并用于构建性能优异的可循环塑料是其中最关键一环。陶友华团队发展了基于单硫代交酯单体用于制备性能优异的闭环回收塑料。他们发现,单硫代交酯单体的开环聚合具有高的区域选择性和可控开环聚合特性;而所得聚合物可通过简单的升华装置高选择性解聚,实现单硫代交酯单体的高效回收。这类可回收聚合物具有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相当的机械强度和更高的断裂伸长率(>400%)。单晶X射线衍射和计算研究表明,其主链中的酯-硫酯交替结构增强了聚合物分子内的n-π*相互作用,抑制了聚合过程中的硫酯交换副反应,从而实现了单硫代交酯可控开环聚合。


辽宁:今年我省快递行业将加速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快递进厂”让流通效率更高
“快递出海”是邮政管理工作的重点。今年,省邮政管理局将继续积极争取政府对跨境寄递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的支持。督促各市邮政企业加快跨境基础设施信息化、自动化改造,探索创新邮件、快件、跨境电商通关模式,探索国际邮件处理中心驻场监管模式。引导快递企业搭乘中欧班列快车,运输邮件和跨境电商商品。在持续推进行业绿色发展方面,去年辽宁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达93%,规范包装操作比例达94%,可循环快递箱达32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2300万个。今年,我省将继续深入推进行业塑料污染和过度包装治理,督促各地开展绿色网点、绿色分拨中心试点,稳步提升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比例。


山西省9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
该《通知》旨在推动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与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两网”融合,健全完善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构建多元回收、集中分拣、安全存运和无害处理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助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通知》强调了以下四点工作原则:坚持政府推动。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及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可回收物交投点、中转站和分拣中心设施网络,增强调控能力。坚持市场运作。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规模化企业全链条运营,提升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率。健全废旧物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创新技术、模式和管理,探索可回收物分类回收模式,增强可回收物分类回收体系内生动力。坚持统筹推进。考虑地区基础条件和城乡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差异,共享区域设施,避免重复建设,统筹城乡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发展。


韩国:能完全降解的不湿纸吸管面世
目前人们使用的纸吸管并非完全由纸制成,因为纸容易变湿,所以纸吸管表面一般都有涂层,而这些涂层无法100%生物降解,会破坏环境。在一项新研究中,韩国科学家开发出100%可生物降解且不会变湿的环保纸吸管,不仅性能优于传统纸吸管,且能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先进科学》杂志。在最新研究中,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出了100%可生物降解的环保纸吸管。他们通过添加少量纤维素纳米晶体制造涂层材料,合成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鉴于纤维素纳米晶体与纸张的主要成分相同,新研制出的塑料可牢固地附着在纸张表面。因为涂层材料能均匀且牢固地覆盖在吸管表面,所以吸管不易变湿,涂层材料由可生物降解塑料制成,也可完全分解。


-End-
编辑:摆脱塑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