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个没有塑料污染的未来
共赴一个没有塑料污染的未来
盘点 | 两会闭幕,本届又有哪些减塑相关提案建议?
2023-03-15


3月13日,2023年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今年,全国政协的34个界别中首次出现了“环境资源界”这一界别,有政协委员表示,这显示了国家对生态环保的高度重视,也将有利于凝聚更多专业人士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循环经济被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而近年来,在塑料领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也呼声不断,一起来看看代表委员都提出了哪些相关的建议和提案吧!

fa1fd53b3393f7abfcb1361f5b21d50b-sz_87040.jpg

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01 塑料:加强“塑料污染防治”与微塑料污染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加强“塑料污染防治”


“2020年,我国塑料用量为9087.7万吨,废弃量约为6000万吨。其中,40%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包装袋、农业塑料薄膜、快餐盒、饮料瓶等。面临着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指出。此外,联合国已经启动了塑料公约的谈判,旨在推进循环经济,有效遏制塑料污染。


因此,他建议,建立跨部门、区域、流域的综合协调机制,统筹考虑塑料污染的监测评价、防控措施、公众引导、国际合作等内容,发布国家塑料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构建塑料全生命周期管控与污染监测大数据平台。同时,还要完善国家塑料污染控制的公众参与制度。加大塑料垃圾污染信息披露力度,提高公众对塑料污染的认知,鼓励公众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最后,我国构建起了全世界最完善的塑料循环经济发展体系,要积极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详见报道: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607.shtm



全国人大代表胡伟:探索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副省长、致公党浙江省委会主委胡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建议,构建“市场化垃圾收集—高值化资源利用—国际化认证增值”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体系,打造具有内驱力、可持续的“蓝色循环”创新模式。


详见报道: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969168.shtml#ocr



此外,民盟中央也重点关注绿色发展领域,针对微塑料污染治理提出了建议。近年来,微塑料在人类血栓、肝脏、母乳、胎儿中被发现,其危害不容小觑,微塑料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3b7b4fa7bead4b8e78b79b7e5e05a4bf-sz_2393578.jpg

图丨pexels



02 快递: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为“逆向物流”铺路


全国政协委员安庭: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为“逆向物流”铺路


“随着我国快递业高速发展,快递包装回收、绿色治理等行业问题引起重视。”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建议,破解快递包装循环难,要为降低“逆向物流”成本铺路。采取积分奖励、绿色信用等机制,引导消费者使用可循环包装,从而让循环包装通过共享,从“小循环”变成“大循环”。


详见报道:https://new.qq.com/rain/a/20230307A00UU600



全国人大代表胡东方:从源头上监督快递包装减塑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模具设计师胡东方建议按政策规定的时间从源头上有效监督使用绿色包装物。一是邮政、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应联合各地按照政策规定的时间截点和各地承诺的时间截点,从源头上有效监督各地对相关绿色产品使用方面的承诺。二是加强各部门联动。垃圾分类办定期汇报邮政快递业绿色环保工作情况。从源头上对包装物进行综合治理,谁使用,谁负责。三是国家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要出台针对电商、商家的绿色包装使用标准,规范电商平台和卖家的自带绿色包装的使用。


详见报道:http://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3/08/600649.shtml


围绕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目前国家主要通过持续推进包装减量化与绿色化、加速推动包装循环利用等手段来实现快递包装的绿色化转型,可重复使用的循环快递包装是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在此前的地方两会中,广东省政协委员卜绍基就有提交过一份《关于加快落实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的提案》,从“将珠三角都市圈纳入试点范围、培育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模式、加强组织领导和跟踪评估、加大政策支持”四方面建议广东省尽快落实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方案。


b63d919340b73f92ee5343ef1d96c004-sz_161119.jpg

图丨三湘都市报  黄亚苹  摄



03 外卖:采用循环餐盒,为外卖行业绿色发展赋能


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外卖餐盒


“外卖行业飞速发展,无接触配送需求大大增加,一次性餐盒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的难度,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目前采用循环餐盒的实践案例较少,构建循环体系的相关企业没有实现资源整合”。“文创可循环使用外卖餐盒从供给侧为外卖行业绿色发展赋能,提升环保意识和‘碳普惠’参与度”……


西安高新一中几位中学生为解决一次性外卖餐盒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撰写了《关于实行文创可循环使用外卖餐盒以推进公众碳普惠的提案》。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表示,这份提案经过修改后已被提交大会,并且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重视。“希望这项提案也能够立案,让环保、低碳、循环材料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详见报道:

https://xafbapp.xiancn.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04/6696641.html?isShare=true




8484cc7fa8f56ccc8ea17583bdcceff2-sz_88236.png

图丨凤凰新闻 [1]


与去年全国两会相比,针对外卖包装源头减量、循环使用的提案与建议有所减少。与之相反的是,外卖塑料包装与一次性餐具带来的废弃物与日俱增。外卖一次性塑料包装和一次性餐具带来的污染和问题,亟需明确的牵头政府部门和综合、系统的解决方案。


05b3bdc12bc8f2a9c75fadaf25d5066b-sz_624911.jpg

图丨Unsplash


04 可降解:规范生物降解材料使用,打击整治“伪降解”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健康发展


“应用推广方面,目前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部分性能有待提升,在政策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消费者使用积极性不高,市场推广受限。终端回收处理方面,现行的垃圾分类政策中没有设置生物可降解塑料分类,缺少规模化降解环境和资源化处理条件,生物可降解塑料物理及化学循环利用的相关研究还不深入。市场方面,‘伪降解’产品充斥,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说。


为此,他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应用。其次是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终端分类体系和回收处理基础设施。三是提高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四是进一步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可降解标识管理,加大对“伪降解”产品的惩治力度,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详见报道:https://new.qq.com/rain/a/20230305A05IX800



全国政协委员张少康:规范生物降解材料使用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建议,发布并实时修订能通过全生物降解标准检测的聚合物名单,根据材料结构创建快速检测方法以鉴别抽检产品材料类型,规范可降解塑料监管标准。同时,加大非可降解材料违规生产、销售、使用等行为处罚力度,杜绝伪降解材料引起的次生污染、扰乱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行为,实现各地政府及质监单位快速、高效、合理辨别和监管生物降解制品,支撑并加快禁塑政策实行,坚守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质量安全环保底线。与此同时,加强生物可降解材料推广力度;建立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鼓励建设好氧堆肥设施。


详见报道: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1414948




全国人大代表童明全:在快递包装、餐厨垃圾包装等领域推进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示范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童明全建议,加强对塑料污染危害和治理塑料污染措施、方法的宣传,引导人民群众开展垃圾分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并按标准从源头上加大对塑料制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检查处罚力度。在快递包装、农用地膜、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及中心城区餐厨垃圾包装等领域推进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示范应用,减少塑料填埋或焚烧。


详见报道:http://www.yq.gov.cn/ywdt/yqfb/202303/t20230309_1447470.shtml




此外,农工党中央针对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存在的关键原材料缺乏、生产成本较高、行业标准和检测能力滞后、后端处置不足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快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二是积极培育完善产业链,三是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四是完善闭环管理体系。完善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构建由政府、企业、民众共同参与的塑料制品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实现源头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理及再利用的循环经济,适度延伸生产者回收处置责任。


893fda027f365b177a9e342f07f7c0b2-sz_1409991.jpg

图丨Unsplash




小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来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容忍度会更低,对蓝天、碧水、青山、净土有更多新需求、新期盼。代表委员们积极履职,也将促进我们获得更加绿色低碳、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资料

[1] 凤凰新闻 (2021) 林采宜:快递、外卖造成的环境污染应该谁来买单?. Available at: 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Od0A8AHpx41VrDugr--oTqaGGj2xDRVnCgcSAHynQYEo__

-End-


编辑:摆脱塑缚


扫一扫了解更多内容
扫一扫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