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农历新年,电商平台已经纷纷推出“年货节”跟上节奏,加上刚结束的双旦节,促销多到消费者有点不够用的程度。纷至沓来的补贴和满减,让消费者一边大呼难度堪比高数,一边神速凑单加购。因此这段时间以来,各快递站点总是被大量包裹挤爆。
图 | 京报网
长久以来,快递包裹都受到“产生大量快递包装垃圾”的诟病,虽然在有关部门对过度包装的治理下,已经不容易看到“大箱套小箱”的夸张案例。但长途运输难免出现碰撞,试想一下:网购一瓶洗发水,如果在途中就漏液,即使商家马上理赔,消费者的体验也是很差的。
因此快递包装要“瘦身”,但又不能太“瘦”:快递纸箱得够厚,足以抵抗跨省运输多次磕碰;内部填充的充气柱/蜂窝纸也需要使用,以固定商品不被摔得鼻青脸肿。这些都决定了快递包装减量的天花板很低,拆快递后包装垃圾堆满的情景仍会出现,让普通消费者本能地感到不适。
一次性包装减量看似已“无路可走”,不少人开始把视线转向另一个思路:用坚固耐用的箱体替代一次性纸箱,通过重复使用,从源头开始不让包装废弃物产生。中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这几年涌现了大量循环快递包装的创新尝试,并且初具商业价值。
对比一次性快递包装和可循环快递包装,从生命周期角度来看,在实现一定的循环次数前提下,可循环包装的环境影响一般都优于一次性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只需要重复使用达到6次,跟一次性纸箱比就有碳减排效益[1]。
以2021年我国同城快递业务量计,若10%的同城快递使用循环快递箱,且重复使用次数达到30次时,使用循环包装箱的成本则会比一次性纸箱的成本低约1.6亿元;当循环次数达到约70次时,可节约成本约12亿元,实现减碳约6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而根据部分快递企业披露的数据,现有的箱子已经可以重复使用50次以上[2][3]。
在经济效益上,可循环包装作为一种重复使用模式和系统,将催生大量新的价值创造机会。由于重复使用普遍需要采用“制造即服务”的模式,即开发和出租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开展回收、清洗等服务,并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回收再利用。这一过程将产生大量的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
根据数据推算的可循环快递箱经济与环境效益
图 | 《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研究》
实际上,中国可能是目前全球循环快递包装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截止2022年底,我国的循环快递包装保有量已经超过1000万个[4],但这数量放在2022年全年快递订单量超过千亿的体量中,就会显得有点微不足道。即使按照一个可循环快递箱重复使用20次计算,对一次性快递包装的替代率也仅有0.1%。
各快递企业已投放使用的可循环快递箱
图 | 灰度环保官网
而且受限于我国的幅员辽阔,跨省调度可循环快递包装对快递企业来说是仍需克服的大难题,可循环快递包装暂时被局限在部分电商/物流较发达的城市,同城收发。
据了解,国内目前较大规模进行可循环快递包装试点运营的快递企业有京东/顺丰/中国邮政[5][6],其他快递企业也有尝试,其配送模式大体相似,即快递员提前联系消费者,当面取件,回收循环快递箱。
国内常见可循环快递包装的回收流程
图 | 灰度环保官网
但正如前面提到的,循环快递包装模式虽然具备环保优势,又能有一定经济价值,它的缺点也很显著:搭建回收维护循环快递包装的系统难度很大,成本高昂,使得其暂时只能在同城面签的订单中使用,应用场景被局限在很小范围内。2021年底国家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就是希望通过试点尽快跑通这个环保方案。
我们将目光放到国际上,也在探索可循环快递包装的其他国家,他们是怎么做的?摆脱塑缚整理了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例,希望他们的经验能给我们提供借鉴。
芬兰 Repack[7]
Repack是诞生于芬兰的重复使用电商包装服务,可折叠的循环袋是他们的主要产品。欧洲、美国加州、巴西和俄罗斯的邮筒均可进行回收,在全球5万个终端用户。这款可折叠的循环袋服务于电商、租用、退货、旧物回收、自提等场景,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得归还点信息以及相应的归还奖励。
不同于中国主流的快递企业自行回收可循环包装,Repack使用的是各国邮政系统邮筒进行包装回收,消费者可以较方便地归还循环包装。他们采用经认证的回收塑料作为循环包装原料,进一步减少碳足迹。
根据Repack的LCA研究,Repack循环袋在第二次使用时,其环境影响就优于一次性包装。循环使用20次后,Repack循环袋相比于一次性纸箱包装减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并有效减少了废弃物产生。如果按照一个一次性包装0.7欧成本,而Repack循环包装一个3欧的成本,一个品牌用户一年3万的订单包裹量以及30%的退货率,那么该品牌一年包装成本能够节省4,100欧。
美国 Boox[8]
Boox的循环包装
图 | Boox官网
Boox是2019年在美国加州初创的重复使用电商包装服务商,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超过4万个归还点。在加拿大是通过加拿大第一家包装逆向物流服务商ReturnBear的回收网点进行回收。
目前每个可循环包装平均循环次数12次,85%归还率。根据Boox的LCA研究,Boox循环包装相比于一次性包装的环境影响减少70%。
法国 Livingpackets[9]
法国的 Livingpackets是一家专注高端、智能循环快递箱的服务商。区别于常见的企业购买或租赁模式,他们采用“包装即服务(Packaging-as-a-Service)”的共享模式:用户购买循环箱之后,每一次循环箱被使用,使用者支付的使用费即进入该用户的账户。用户以399欧的价格购买Livingpackets循环箱,循环箱每次使用即获得收益,8年后累计收益为800-1,920欧。
国外的循环快递商业项目大都是诞生时间不长的初创企业,地区分布以欧洲和北美为主。除了较少企业已经获得了相对稳定的业务规模,产生了一些运营和影响数据外,大部分初创企业还处在不断研发迭代、尝试新的模式和寻找新用户的阶段。这些企业也尚未公布较详细的业务和经济、环境数据。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在新加坡的进行的电商循环快递试点项目
图 | WWF官网[10]
中国主要是头部快递企业在做规模化运营的试点,这些企业往往已经上市;可循环快递箱的推广应用也有政策优惠和政府资金的支持;因此在环境效益披露上相对更多。
从运营、回收模式来看,循环袋的回收在很多国家都利用了邮政系统的邮筒,可以说是目前相对最规模化、较成熟的模式。循环箱的回收则主要依靠循环包装服务商搭建的回收点,或在消费者线下自提情景下依靠零售商门店进行回收。从使用场景、用户来看,国外很多循环快递包装的商业用户是具有更高环保品牌调性的垂直领域电商和品牌,如一些母婴产品、户外产品、运动品牌等。
而中国成规模的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主要依托于头部企业自身的物流系统,但可循环包装只能在企业内部的物流链条中流动。回收的难度和时间成本制约了循环快递的效率和规模。
学术研究和相关机构研究普遍认为,一个能够降低成本、可持续的可循环快递包装模式应当是由第三方平台运营(负责回收、分选、清洗、入库和再利用)的,企业间共享的回收系统。其他国家和地区较具规模的电商快递循环包装也都采用这种模式。相比之下,中国的循环包装初创企业一直未能真正意义上涉足包装产品租售之后的系统服务环节。
正如《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中指出的,各城市政府在推进相关领域政策目标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无废城市过程中,可以同时“规划建设一批快递共配终端和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设施”。同时,要搭建一个重复使用系统点基础设施,在初期除了政府统筹和领导,也需要多方参与。
好消息是,期待已久的《GB/T 43283-2023快递循环包装箱》[11]即将在2024年6月实施,可循环快递包装标准体系的建立将不仅有利于生产的规范管理,统一规格的出现或许也能改变“可循环包装只能在企业内部的物流链条中流动”的这一现状。
参考资料
-End-
编辑:摆脱塑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