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个没有塑料污染的未来
共赴一个没有塑料污染的未来
“电商平台减塑探索与创新实践”沙龙:引领绿色转型 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4-09-24
头图.png
文章原载于澎湃新闻
 原标题:"电商平台减塑探索与创新实践“沙龙:引领绿色转型 促进可持续发展  李怡燃 张雨竹

 

塑料包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学制品之一。从每一次“剁手”后收到的快递包裹,到每份送达的外卖订单,塑料包装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提供了便利。然而,这份便利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环境危机。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电商平台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塑料包装和物流材料的使用量也随之激增,给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担。面对压力和挑战,电商平台作为推动绿色消费的关键一环,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它们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媒介,更是引领绿色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图片1.jpg
图 | “电商平台减塑探索与创新实践”活动现场

 

8月30日世界鲸鲨日之际,澎湃新闻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在世界会客厅举办“电商平台减塑探索与创新实践”活动,聚焦电商行业在减少塑料污染方面的探索与创新。活动汇聚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NGO)及企业的多位专家,他们围绕电商平台在塑料污染治理中的关键角色与高效策略展开了深度的交流与讨论,就如何发挥电商平台的技术优势及市场影响力、推动供应链协同减塑,以及构建更加完善的塑料回收与循环利用体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前瞻规划。

 

图片2.jpg
图 |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

 

中国,作为全球塑料制品生产与消费的主要国家之一,其塑料生产规模与消费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中国还坐拥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据商务部数据显示,至2023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已突破15万亿元,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的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电商平台作为商品流通的关键枢纽,其在推动环境治理,尤其是减少塑料使用方面的角色愈发凸显。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在致辞中阐述了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始终站在重大环境议题的一线,并以‘项目共建、内容共创’为合作方针,积极联动国际组织、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等各方力量共同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议题。”

 

图片3.jpg
图 |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蓝色经济项目主任张亦默

 

 

依据联合国环境大会于2022年颁布的决议,全球期望在2024年缔结一项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治理协议。在此关键时候,WWF可持续蓝色经济项目主任张亦默在致辞中阐述了当前进展,指出全球范围内关于塑料污染治理协议的谈判正处于紧锣密鼓的阶段。WWF国际网络自谈判伊始便深度参与其中,不仅积极倡导设立高雄心的减塑目标,还通过提供政策研究与技术路径,为谈判进程注入了关键动力。同时,WWF还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张亦默表示,“塑料问题远超其物质本身,它关乎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及人类福祉。”鉴于此,他呼吁电商平台、快递企业、消费者及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方携手努力,共同推动电商行业的减塑行动,为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各自的力量。

 

政策引领与技术赋能:塑料治理需双轮驱动

 

7月31日,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不仅指出我国要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包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以推动构建一个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体系;同时,《意见》还强调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深入推进循环经济以助力降碳行动。

 

图片4.jpg
图 |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高级项目主管范纹嘉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高级项目主管范纹嘉,以全球视角为引,剖析了历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关于塑料污染议题的重点内容。她指出,“目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塑料公约’谈判工作,其中与电商平台减塑有直接关联的议题主要聚焦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有问题的塑料制品。”范纹嘉强调,标准化的进程将是未来全球“塑料公约”能否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她进一步介绍了中国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的政策框架和行动方案,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塑料包装的减量化、循环化和资源化进程。

 

图片5.jpg
图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就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简称“EPR”)这一关键议题,对快递物流领域的绿色包装政策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赵副会长表示,EPR制度是实现塑料包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

 

通过明确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等各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边界,并辅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以及回收再利用机制,该制度能够有效地推动快递包装行业的绿色化转型,促进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他呼吁电商平台应积极响应EPR制度的号召,加强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绿色供应链的构建。

 

图片6.jpg
图 | 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蒋南青

 

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蒋南青认为,循环经济是实现塑料污染减量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不仅代表了一种经济形态,更是一种能够实现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3R”原则——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她看来,电商平台应当通过优化包装设计、推广可循环包装、建立健全数字化回收体系等措施,来促进电商物流的绿色转型。蒋南青认为,电商平台应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联合商家、消费者、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制定统一的标准与政策导向,以实现全链条的减塑目标。

 

全链条减塑行动:利益相关方共谋塑料污染治理良策

 

作为塑料包装应用领域中关键一环,电商平台正成为推动绿色消费不可或缺的力量。它们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桥梁,也是推动供应链向减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的角色。为了深入探讨“利益相关方如何与电商平台携手合作,引领绿色消费新风尚,共同助力塑料污染治理”这一议题,行业机构、企业及媒体等多方代表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展开了深入讨论。

 

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蒋南青指出,技术创新、政策引领与市场机制的有机融合,将是加速电商平台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她认为,电商平台应该积极倡导绿色包装材料的采用,构建并完善包装回收机制,同时利用数据透明度和报告机制,提升行业整体的透明度。

 

灰度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段艳健则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电商平台在包装减塑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他介绍,京东通过广泛采用循环中转带与循环保温箱等创新方案,有效降低了物流环节中的塑料消耗;而美团的“青山计划”等项目,则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不仅普及了绿色消费理念,还促进了塑料回收体系的建立健全。

 

段艳健进一步指出,减量化和循环化已成为电商物流包装减塑领域的两大核心策略。具体而言,通过实施如推广使用瘦身胶带、瘦身快递袋等减量化措施,以及应用循环中转带、循环保温箱等循环化措施,均能显著减少物流过程中的塑料消耗。

 

图片7.jpg
图 | 以“利益相关方如何与电商平台合作引领绿色消费助力塑料污染治理”为题的圆桌对谈

 

摆脱塑缚项目经理韩文慧以独到的视角,聚焦于外卖包装领域,深入剖析并倡导了一系列创新的减塑策略。她不仅详尽阐述了外卖平台在引领无需餐具服务潮流、推广循环餐盒使用等方面的积极尝试,还特别引用了香港知名外卖平台Food Panda循环餐盒项目的成果作为典范,展现了减塑行动在实践中的潜力与成效。韩文慧认为,“外卖平台应加强与商家的沟通合作,携手促进绿色消费习惯的形成,同时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反馈,持续优化减塑措施。”

 

澎湃新闻公益事业部负责人兼主编刘霁则从媒体视角出发,强调了倡导减塑的重要性。他表示,“媒体应充分利用其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通过创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提高公众对塑料污染问题的认知。澎湃新闻将持续关注减塑行动,同时期待与多方合作,深入调研并产出洞察报告,为减塑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在探讨减塑行动的多元动力时,与会代表达成了共识,强调每位消费者都是推动变革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他们倡导消费者应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减塑理念,积极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依赖,并支持绿色包装和回收体系的建立。

 

此外,活动还重申了政府在推动减塑行动中的核心地位,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标准、建立激励机制以及运用市场手段来有效地引导电商平台与消费者选择绿色包装和环保产品,以进一步促进绿色消费和环保生活方式的形成。这仍是未来工作中一个持续且重要的关注点。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在电商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则是当今许多国家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制度在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以及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次论坛中,专家学者们也纷纷指出,EPR在中国,特别是在电商行业和快递物流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EPR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1988年,由瑞典隆德大学环境经济学家托马斯教授首次提出。随后在1991年德国《包装物法令》中率先得以实践,确立了包装物领域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模式。此后,这一理念迅速在全球多个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中扎根,并逐渐从包装物领域逐步扩展到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旧汽车等多个领域,成为一项正式的环境政策,极大地拓宽了废弃物处理的途径。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增长及“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EPR制度正逐步成为推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中国在多个领域开展了EPR制度的试点和普及工作。赵凯介绍,从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首次提出,到2016年《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出台,再到后续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这一系列的举措为EPR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政策支持。

 

图片8.jpg
图 | 以“利益相关方如何与电商平台合作引领绿色消费助力塑料污染治理”为题的圆桌对谈

 

 

在谈及EPR制度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时,圆桌论坛的几位嘉宾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蒋南青认为,尽管国外EPR体系构建相对成熟,但中国市场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与特性,需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手段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监控与管理,从而提升回收效率与资源利用水平。

 

韩文慧则引用了亚马逊在德国的实践作为案例,指出虽然EPR制度的严格执行在短期内增加了商家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促进了环保包装方案的研发与应用,为中国EPR制度的深化实施提供了启示。从这个角度来看,EPR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中国也应结合自己独特的数字化优势和现实电商市场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此外,段艳健进一步指出,EPR制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全产业链的紧密协作。电商平台、快递企业、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电商平台应积极响应EPR制度要求,加大绿色包装材料的采购和应用,并推动商家采用环保包装;快递企业应优化物流流程,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并提升回收效率;生产者则需加强产品生态设计,确保产品易于回收和再利用;而消费者则需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绿色消费和回收活动。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对塑料污染治理问题的日益重视及“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EPR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将迎来更多机遇。在政府的有力引导、企业的积极响应与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的背景下,EPR制度有望在电商与快递物流领域发挥更显著的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在EPR制度的推动下,构建起更加环保、高效的包装和物流体系,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积极贡献。

 

 

-End-

 

编辑:摆脱塑缚


扫一扫了解更多内容
扫一扫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