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安徽蚌埠:“代加工”塑料颗粒刺鼻扰民罚款超10万元
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第18批,安徽名辰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营塑料颗粒加工业务,却未办理任何相关手续,经常夜间将颗粒拉到隔壁的蚌埠市品江塑业有限公司进行代加工,并在此过程中产生刺鼻异味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
此外,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在后续调查中进一步发现,名辰新材料已在厂区内新建生产设备、污染防治设施等,却仍未取得生态环境部门批复,这一行为无疑更加坐实了其违法事实。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对名辰新材料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未批先建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并罚款101661元。
图 | pixabay
02
江苏淮安:邮政快递业绿色包装纳入《淮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近日,《淮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经市政府九届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邮政快递业绿色治理被纳入《管理办法》重要内容。
《管理办法》明确,快递应当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优化物品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淮安市邮政管理局表示将持续推进部门协同共治,将垃圾分类工作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相融合,不断推进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淮安枢纽经济建设贡献行业力量。
图 | 中华印刷包装网
03
Iceland Foods:重新引入塑料托盘包装
六个月前,Iceland Foods将其牛肉和猪肉末系列重新包装成密封真空包装。它的设计塑料含量减少了50%,并试图将零售商的塑料年消耗量减少35吨。同时,据说它可以使产品保鲜大约两周半——将产品保质期延长近50%——并允许一辆送货卡车容纳更多包装,从而减少碳排放并确保稳定供应。
但是,这种重新设计并不总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有些消费者认为新包装很“糟糕”,抱怨它对肉的质地和外观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与以前的设计不同,这种薄膜并不是路边可回收(注:指在路边设置的专门用于回收可再利用物品的垃圾桶或回收箱)。虽然它可以在店内回收点回收,但部分消费者认为这很不方便。现在Iceland Foods决定恢复其传统的塑料托盘。
图 | 包装百企俱乐部
04
北京大学: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可侵入精子
2025 年 1 月 27 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姜辉教授团队等在材料科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 ACS Nano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聚乳酸微/纳米塑料暴露,通过破坏小鼠精子发生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来诱导雄性生殖毒性》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聚乳酸微/纳米塑料(PLA-MP/NP)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且毒性机制可能与传统石油基微塑料一致,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这项研究加强了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对人类健康毒理学影响的认识,为评估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健康风险提供新见解。PLA 作为一种常用的“环保”塑料,其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生物分布和毒性的影响值得更多的关注。

图 | ACS Nano
05
新墨西哥大学:大脑成微塑料最大受害者
一项由美国新墨西哥大学领导的研究《Bio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decedent human brains》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显示,过去 50 年中微塑料污染的指数级增长或令人类大脑成为最大“受害者”。
这项研究,分析了 2016 年和 2024 年在新墨西哥州去世的 52 人的大脑、肝脏和肾脏组织样本,首次揭示了微塑料在人体内的积累趋势,结果发现 2024 年的大脑组织样本中的微塑料浓度更高,较 2016 年增加了近 50%,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塑料在大脑中的浓度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已诊断为痴呆症的个体中。研究人员还指出,在污染人体器官的塑料颗粒中,最常见的是聚乙烯(用于塑料袋以及食品和饮料包装),平均占塑料污染总量的 75%;而大脑中的微塑料颗粒大多是纳米级的塑料碎片和薄片。

图 | 环球科学科研圈
参考资料
-End-
编辑:摆脱塑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