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速览
国内要闻 |
贵州:上半年全省已投入循环快递包装约3590万个 |
浙江台州:10月起正式施行全国首部地方性海洋塑料法规 |
全球视野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席离任,全球塑料条约谈判再陷僵局 |
加拿大:“活体湖”实验证实切断污染源可减少微塑料扩散 |
行业资讯 |
中德汽车界:汽车产业减塑中 |
研究发现 |
奥地利:首次人体样本研究揭示微塑料或扰乱肠道菌群、增加癌症风险 |
01
贵州:上半年全省已投入循环快递包装约3590万个
近年来,贵州邮政快递业在绿色转型道路上稳步推进,通过政策引导与企业实践的双轮驱动,持续深化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化。贵州省邮政管理局陆续出台《绿色快递包装使用与回收操作规范》《快递绿色包装使用评价规范》等地方标准,并联合多部门推动行业绿色治理专项行动,将快递包装治理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与“无废城市”建设体系。
在宣传与公众参与层面,贵州局持续开展“邮来已久 绿动未来”等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普及绿色寄递理念,增强社会环保意识。企业端,贵州多家快递公司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京东、顺丰、圆通等企业在园区铺设光伏设施,实现“仓储+光伏”自给模式;上半年全省已投入循环包装约 3590万个、可降解塑料包装袋 3650万个,电商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 98%。同时,新能源邮车与无人机配送的推广显著降低碳排放与运输能耗。

图 | Unsplash
02
浙江台州:10月起正式施行全国首部地方性海洋塑料法规
近日,台州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台州市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规定》已获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将于 2025年10月1日 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针对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的地方性法规,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该条例明确,规制对象涵盖海域、岸滩、入海河口、港口码头等沿海陆域产生的塑料废弃物;提出“蓝色循环”治理模式,构建从收集、运输、再生到收益反哺的闭环体系,强调推进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法规设立管理责任人制度,要求相关单位:船舶、港口、海岸工程、滨海酒店等承担废弃物收集与处理责任。
作为全国首部海洋塑料地方性法规,其施行将为沿海地区海洋塑料废弃物管控树立样板,并为其他地区制度设计与治理路径提供借鉴。

图 | 台州文旅
0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席离任,全球塑料条约谈判再陷僵局
联合国推动的全球塑料条约谈判近日再度陷入不确定性。负责主持谈判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路易斯·瓦亚斯·瓦尔迪维索宣布因个人原因离任,此前8月日内瓦特别会议未能就关键议题达成共识,使条约进展进一步受阻。当前,国际社会在条约方向上分歧明显。一方主张应聚焦塑料污染治理与全球回收体系建设,通过循环利用推动资源闭环与技术合作;另一方则要求从源头限制塑料生产总量,以减少消费增长。
与此同时,行业层面对全球统一规则的呼声增强。德国塑料与橡胶机械协会(VDMA)在2025年K展上表示,支持建立全球塑料治理框架,认为统一标准有助于促进循环利用技术投资、规范再生体系,并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确定性。尽管谈判前景仍不明朗,但循环包装与资源回收正成为少有的共识方向。

图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04
加拿大:“活体湖”实验证实切断污染源可减少微塑料扩散
在加拿大一片偏远的湖泊群中,科学家们正主动向湖水中投放塑料碎片,以研究这些微塑料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轨迹与沉积规律。多伦多大学教授切尔西·罗奇曼(Chelsea Rochman)及其团队在被称为“活体实验室”的湖区长期监测酸雨、汞污染与微塑料扩散。实验在政府严格许可下进行实验,确保污染可控且可修复。他们通过染色的微塑料样品追踪其在水体不同深度的迁移速度及沉降模式,从微生物到鱼类的反应都在观测范围内。研究发现,微塑料会较快离开水体,但若污染源被切断,其残留将沉积于湖底或滞留于岸滩,成为“遗留污染物”。这一成果有助于改进污染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

图 | The Guardian
05
中德汽车界:汽车产业减塑中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国际塑料与橡胶展期间,中德汽车产业代表于10月9日召开研讨会,聚焦汽车塑料回收与循环经济的最新进展。来自科思创、蔚来和大众等企业的代表一致认为,汽车塑料部件的再利用已成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
大众中国研发负责人克雷默强调,循环经济不仅关乎环保,更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此次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汽车产业正成为塑料减量与循环利用的示范前沿。

图 | glassalmanac
06
奥地利:首次人体样本研究揭示微塑料或扰乱肠道菌群、增加癌症风险
在2025年欧洲胃肠病学大会(UEG Week 2025)上,研究团队发布了首项基于人体样本的研究成果,揭示微塑料对肠道菌群的潜在影响。研究显示,微塑料不仅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还可能诱发与结直肠癌、抑郁症相似的菌群失衡模式。研究使用来自五名健康志愿者的粪便样本,暴露于五种常见微塑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结果发现暴露组培养物酸度显著上升,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微塑料会特异性地改变关键菌群(如毛螺菌科、肠杆菌科、瘤胃球菌科等)的丰度,并干扰短链脂肪酸代谢。

图 | pixabay
信息来源
-End-
编辑:摆脱塑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