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个没有塑料污染的未来
共赴一个没有塑料污染的未来
一周“塑”递:美国塑料袋骗局曝光
2025-10-24


一周速览

国内要闻


海南:邮政快递业再推进“禁塑令”落实

海口:“无塑海洋”行动,打捞海洋垃圾可积分换生活物资

广东:升级一次性餐饮包装治理

全球视野


欧盟:人均塑料包装废弃物达35.3公斤

美国加州:塑料袋“可回收”骗局曝光,三家被诉,四家巨额和解

雅加达:雨水中检测出大量微塑料

研究发现


南方医科大学:聚乳酸微塑料通过肠-肝轴诱发肝损伤


01

海南:邮政快递业再推进“禁塑令”落实


近日,海南省邮政管理局召开全省邮政快递行业“禁塑”工作调度会,重申《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的执行要求,全面部署快递包装领域减塑任务。会议强调,企业要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员工培训与禁塑宣贯,严格拦截、查处使用禁止名录内塑料制品的行为,并定期上报执行情况。


会议同时要求各市地邮政管理部门持续加强联合执法,强化与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协作,形成多部门协同治理格局;邮政快递企业须从源头加强塑料管控,主动与全国总部联动,防止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流入海南。


图 | unsplash


02

海口:“无塑海洋”行动,打捞海洋垃圾可积分换生活物资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海口市生态环境局与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于10月19日在北港岛联合发起“无塑海洋”渔船打捞垃圾积分兑换活动。活动现场,22名渔民积极参与,将出海过程中打捞的塑料瓶、垃圾袋等海洋垃圾换取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渔民们表示,打捞垃圾不仅改善了海洋生态,也有助于渔业资源恢复,实现生态与生计的双赢。


根据主办方介绍,积分按垃圾种类、重量及打捞次数计算,每2至3个月组织一次兑换活动,以激励更多渔民加入“无塑海洋”行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该行动已覆盖海口6个示范渔港,吸引630艘渔船、2200余名渔民持续参与。


图 | unsplash


03

广东:升级一次性餐饮包装治理


广东省正推动一次性餐饮包装治理从“限塑”向“源头减碳+循环体系+规范替代”转型,通过控制堂食塑料使用、推动外卖减量、强化可降解技术与循环体系建设,全省逐步形成系统化绿色治理框架。广州、深圳等地已构建“源头减量+循环网络+多元替代”的综合模式,并将外卖减量纳入硬性考核,助力实现到2025年外卖塑料减量30%以上的目标。


在技术端,巴斯夫推出的水性阻隔涂层技术以“以涂代膜”实现纸基餐饮包装防水防油功能,既减少塑料使用又降低碳足迹。


图 | unsplash


04

欧盟:人均塑料包装废弃物达35.3公斤


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共产生 7,970万吨包装废弃物,折合人均 177.8公斤。虽然较2022年减少8.7公斤,但比2013年仍高出21.2公斤。其中,纸板与纸类占40.4%,塑料占19.8%,其次是玻璃(18.8%)和木材(15.8%)。这意味着每位欧盟居民在2023年平均产生 35.3公斤塑料包装废弃物,其中仅 14.8公斤被回收。


塑料包装废弃物总体呈增长趋势,十年间人均增加6.4公斤,回收量仅提升3.8公斤。2023年欧盟整体塑料包装回收率为 42.1%,高于2013年的38.2%。在各成员国中,比利时(59.5%)、拉脱维亚(59.2%)与斯洛伐克(54.1%)表现最佳,而匈牙利(23.0%)、法国(25.7%)和奥地利(26.9%)位列末尾。


图 | pixabay


05

美国加州:塑料袋“可回收”骗局曝光,三家被诉,四家巨额和解


10月17日,美国加州总检察长罗布·邦塔宣布,对三家塑料袋制造商提起诉讼,指控其以“可回收”标签误导消费者,构成虚假宣传。调查显示,加州绝大多数回收设施无法处理此类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袋,所谓“可回收”几乎名存实亡。同时,另有四家公司已以170万美元达成和解。这一案件揭示了美国塑料回收体系的现实困境:全国年产4800万吨塑料废弃物,但真正被回收的仅约5%-6%。


为遏制“假环保”营销和塑料污染,加州州长纽森已签署 SB 1053 法案,自2026年起禁止零售商提供任何塑料购物袋,即便是标称可重复使用的厚塑料袋也将被禁用,商家仅能提供收费纸袋。


图 | AP Photo


06

雅加达:雨水中检测出大量微塑料


雅加达当局近日承诺加强塑料废弃物管理与处理,此前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的一项研究发现,雅加达的雨水中检测出大量微塑料。研究最初发表于《海洋污染公报》,并已提交雅加达环境局。结果显示,雨季期间微塑料沉降率最高,颗粒来源广泛,既来自家庭日常用品,也来自工业生产。研究团队在北雅加达安措地区的雨水样本中发现长约0.3–0.5毫米的塑料颗粒,相当于一粒盐的大小。


雅加达环境局负责人Asep Kuswanto表示,这一发现是“对环境的警示”,政府已启动空气与雨水中微塑料的监测系统。研究指出,微塑料可通过空气与水传播,最终沉积于人体肺部等器官,长期暴露可能引发炎症、呼吸疾病及癌症。环保组织IPEN进一步警告,塑料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化学物,威胁人体内分泌系统。


图 | AFP


07

南方医科大学:聚乳酸微塑料通过肠-肝轴诱发肝损伤


最新研究发现,聚乳酸(PLA)微塑料及其低聚物可在体内积累并引发显著肝损伤。小鼠连续暴露28天后,肝脏出现炎症浸润、纤维化及转氨酶升高,PLA聚合物微塑料毒性更强。研究表明,这些颗粒会间接破坏肝脏脂质代谢,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从而诱发脂肪变性,而非通过直接作用引起肝细胞损伤。


进一步的代谢组与肠道菌群分析揭示,PLA微塑料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尤其增加与尿酸代谢相关的芽孢杆菌属,导致系统性尿酸水平升高。尿酸上调肝脏 Hsd17b13 基因表达,促进脂质积累与炎症反应。抗生素清除肠道菌群可显著缓解PLA引起的肝损伤。该研究首次明确了“微塑料–肠道菌群–尿酸–HSD17B13–肝损伤”的关键通路,为防控塑料污染相关健康风险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


图 |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信息来源

[1]海南局调度推进行业“禁塑”工作. Available at:海南局调度推进行业“禁塑”工作(Accessed: 21 October 2025). 

[2]海口渔民积极参与“无塑海洋”行动,打捞垃圾换生活物资. Available at:海口渔民积极参与“无塑海洋”行动,打捞垃圾换生活物资_活动_环保_积分 (Accessed: 20 October 2025).

[3]广东升级一次性餐饮包装治理,以源头减碳+循环体系构建湾区绿色样本. Available at:广东升级一次性餐饮包装治理,以源头减碳+循环体系构建湾区绿色样本 (Accessed: 20 October 2025). 

[4]Plastic packaging waste in the EU: 35.3 kg per person.Available at: https://ec.europa.eu/eurostat/web/products-eurostat-news/w/ddn-20251022-1 (Accessed: 22 October 2025). 

[5]California lawsuit says makers of plastic bags lied about products being recyclable. Available at:https://apnews.com/article/california-plastic-bags-pollution-lawsuit-recyclable-91894490417795f9c455aa9f47ebb93b(Accessed: 18 October2025). 

[6]Insidious pollutants: Microplastics floating in Jakarta’s air, water. Available at: https://asianews.network/insidious-pollutants-microplastics-floating-in-jakartas-air-water/ (Accessed: 22 October 2025). 

[7]J Adv Res | 奶茶、外卖用的环保餐盒也不一定安全!南方医科大学揭示聚乳酸微塑料通过肠-肝轴诱发肝损伤 . Available at:https://mp.weixin.qq.com/s/Khi0bR8FiLsejtX6h-E9Aw(Accessed: 23 October 2025). 



-End-


编辑:摆脱塑缚



扫一扫了解更多内容
扫一扫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