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
挖掘塑料污染与治理的最新动态,为你呈现多维度的资讯与洞见
问题揭示
乘客怎么看待飞机上的减塑?
2021-03-07


在上一篇文章《这些航空公司的减塑行动,哪个更得你心?》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航空公司已经开始减塑行动。


相比欧洲等一些走在减塑行动前列的航空公司,我国航空公司机上减塑空间还很大,亟待更加快速且全面地开展相关减塑工作。


为了解乘客对民用航空公司在减塑行动上的看法,摆脱塑缚开展了线上公众意见调查,共收到了229份有效答卷。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赞成航空公司开展减塑行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期待:


尽快并持续开展减塑行动(74.7%)

通过激励措施引导乘客参与减塑(74.2%)

向乘客宣传减塑的理念和知识(73.4%)

减塑的同时保证机供品和服务的卫生安全(64.6%)

主动公开减塑进展信息(63.3%)

 

本次调查还了解到受访者对航空减塑具体行动的态度,主要结果如下表:

减塑举措

持积极态度的受访者占比

航企使用循环餐具(碗、碟、叉、勺等)

82.5%

坐飞机使用自带饮水杯

80.8%

航企使用循环饮品杯

77.7%

水果、凉菜和面包等航空餐食不使用塑料独立包装

73.8%

日用机供品(耳机、毛毯等)使用循环包装或不使用包装

68% 或 28%

建议航企增加“无需餐食”的选择功能

67.7%


在此,摆脱塑缚也呼吁我国各大航空公司尽快制定减塑目标,并结合乘客的意愿与行动的难易度,科学、有序地开展机上的减塑工作:


1.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优先选择可循环使用的饮品杯、餐具等产品,并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解决一次性机供品及包装等问题。


2.优化订票、值机功能,如开设“无需餐食”及“精细化选餐”等预定选择功能,提前精准了解乘客需求,并按需提供机供品。


3.开展乘客的减塑宣传教育,并通过激励措施引导更多乘客理解和支持机上的减塑工作,践行使用自带水杯、按需索取机供品、辅助垃圾分类等行动。

 

同时,每一名乘客的行动对机上减塑的成败也至关重要。


因此作为一名普通的乘客,我们也可以做到按需索取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和机供品,主动拒绝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养成携带和使用自己的饮水杯、耳机、保暖衣物(毛毯)等物品的飞行习惯。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每一次的乘机服务反馈,积极向航空公司提出减塑意见和建议!

 

具体调查结果


对航空减塑的期待和担忧


受访者普遍期待航空公司开展减塑行动


74.7%的受访者呼吁航空公司“尽快并持续开展减塑行动”,63.3%的受访者希望航空公司可以“主动公开减塑进展信息。除了航空公司自身做出减塑改变之外,73.4%、74.2%受访者分别希望航空公司可以“向乘客宣传减塑的理念和知识”和“推出乘客减塑行动计入会员积分、机票优惠等激励措施”,为乘客提供参与航空减塑的渠道。有受访者认为,航空公司开展减塑行动,需要“政府参与”;除了乘客参与之外,也需要重视“对机组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问题:对航空公司的减塑行动,您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航空减塑需与卫生安全相辅相成

关于航空公司减塑可能带来的影响,“卫生安全”是受访者最主要的顾虑因素,占比为64.6%;“机票价格提升”和“影响便利性”并列为受访者的第二大担忧,占比为39.7%;机上减塑可能会“带来其他环境问题”也是比较多受访者担忧的,占比为30.1%;除了“服务质量下降”(19.2%)之外,还有受访者担心“减塑只是航空公司的形象工程,难以落实和保证”。

 

问题:对航空公司的减塑行动,您有哪些担忧?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和包装

逾八成:接受航空公司提供循环餐具


目前,几乎每个搭乘飞机的乘客都会用到机舱提供的一次性餐饮用品。


我们平常到饭店吃饭,都习惯了使用可回收消毒再用的碗碟、杯子、筷子和勺子等餐具,那么在飞机上是否也能如此呢?厦门航空、国泰航空等一些航企已经开始做这样的试验或长期实践了。


调查发现,对于航空公司提供的循环餐具(杯子、碗、碟、叉勺等)的方式,逾80%的受访者持接受的态度,其中约45.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支持;逾77%的受访者对循环饮水杯持接受的态度,其中约43.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支持。


持不能接受态度的受访者,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餐具消毒不彻底,存在卫生问题的顾虑。但无论是循环餐具还是一次性餐具,航空公司都必须保证这些餐具是卫生安全的。


问题:在飞机上,航空公司向您提供可回收消毒再用的水杯/饮料杯,您的态度是?

 

问题:在飞机上,航空公司为您提供可回收消毒再用的循环餐具(碗、碟、叉等),而不是一次性塑料餐具,您的态度是?

 

逾七成:接受减少航空餐食的塑料包装


在大家的印象中,航空餐食往往充满了塑料感。为了便捷和食品保鲜,我们似乎已经默认所有的食品都需要独立的塑料包装,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拿面包来举个例子,国外较常见的做法是空姐拿着一个篮子走在过道上,根据乘客的需求分发到餐盘中。而国内最普遍的做法是,对面包进行独立的塑封包装,并放在餐食纸盒中统一派发给每个乘客。


某个国外航班提供的面包无单独包装

图片来源 | QUIRROW

 

 

对于水果、凉菜和面包等航空餐食不使用独立塑料包装的做法,约73.8%的受访者持接受的态度。13%的受访者不接受这样的做法,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食物卫生得不到保障。个别受访者还提出其他方面的担忧,如:餐盘式供给可能导致餐食飞洒,影响乘务员的餐食回收速度。


如何达到减塑目标同时又能保障航食的卫生安全,是航空减塑中重要且具有较大挑战性的一项工作。航空公司可以借助专业力量对航空餐食包装进行升级改造,除了选择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外,更需要在可循环使用的包装容器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开发工作。

 

问题:飞机餐的小吃(如水果、凉菜、面包等)不使用塑料/保鲜膜等独立包装,您的态度是?

 

机供品的循环包装为乘客首选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乘客对毛毯、耳机等机供品使用塑料包装的需求极低。不足4%的受访者希望“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该部分受访者认为塑料包装“卫生”(88.9%),其次是“便利”(22.2%)。


对比一次性包装,受访者更倾向于这些日用机供品“使用可循环的包装袋,比如布制”(占比67.7%),其次选择为:不使用包装和纸袋等非塑料的一次性包装。此外,还有部分受访者提出航空公司应鼓励乘客自带耳机和毛毯等用品。


因此,航空公司寻找和选择更环保的材料替代目前机供品的塑料包装时,建议首先考虑非一次性的包装材料,并提高这些包装的循环使用次数;当选择不使用外包装时,航空公司应保证这些机供品的清洁与卫生,同时提供相关信息或标识,让乘客放心使用。

 

问题:对毛毯、耳机等机供品,您期待哪些包装方式?

 

按需提供和使用机供品


对于未来坐飞机愿意履行的减塑实践中,受访者选择的前三项行动分别为:自带饮用水杯(80.8%)、起飞前提前选择“无需/想吃的餐食”(74.2%)和按需索取机供品(74.2%)。


可见,航空公司以及乘客都可以尽量做到按需“发放”和“索取”机供品,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乘客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携带并使用自己的必需用品。


也有少数受访者(1.3%)选择了“均不会做”,原因是“怕麻烦”、“怕吃亏”和“怕增加飞行载重”。因此,航空公司宣传、教育以及科学开展减塑行动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问题:将来搭乘飞机时,您愿意做的环保举措有哪些?

 

 

逾八成:愿意在飞机上使用自带水杯


在使用自带品方面,本次调查分别了解受访者对自带水杯和自带餐具的支持程度。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使用自带水杯的支持程度较高,而大部分受访者仍未有自带餐具的出行习惯。

 

在自带杯方面,47.6%的受访者有常用自带水杯的习惯,约24.9%的受访者偶尔会使用自带水杯,而27.5%的受访者从未在飞机上使用过自带水杯。此外,80.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日后搭乘飞机时使用自带饮用水杯,表明经常使用自带杯习惯的受访者人群有望提升3成左右。


“航空公司主动提供矿泉水或水杯”、“水杯放在行李架上或托运了”以及“没有自带水杯的出行习惯”是受访者不使用自带水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也有不少受访者反映,不知道可以使用自带杯,以及没有时间或机会向空乘提出使用自带杯的需求。个别受访者还提出,由于飞机客舱的座位空间大小和清洗条件有限,使用自带水杯,特别是装饮料很不便利。


为了减少一次性塑料饮品杯的消耗,航空公司在未完成循环饮品杯替换之前,可引导更多乘客使用自带杯:

  1. 明确告知乘客可以使用自带杯,并尽可能满足乘客使用自带杯的需求;

  2. 通过积分等方式鼓励更多乘客使用自带杯。

 

问题:在飞机上需要喝水或饮料时,您是否会使用自带杯?

 

 

而在自带餐具方面,仅16.1%的受访者较常使用自带餐具,约14.9%受访者偶尔使用,而69%的受访者则表示从未使用过自带餐具。


受访者不使用自带餐具的三个主要原因依次为:没有自带餐具出行的习惯、不能及时清洗餐具、自带餐具怕安检不通过。加上航空公司主动提供以及考虑到自带餐具可能带来不便,受访者倾向于选择使用航空公司提供的一次性餐具。


不难看出,乘客对餐具供应的依赖度较大。航空公司应加快循环餐具使用的测试和推广进程,以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消耗。在循环餐具替换未完成前,航空公司也可通过积分等方式激励更多乘客自带餐具,但同时需要帮助乘客了解哪些材质的餐具可以通过安检,并对乘客归还给乘务员的一次性餐具套装进行检查,包装完整的一次性餐具应回收使用,而不是直接作为垃圾进行处理。

 

问题:在飞机上用餐时,您是否会使用自带的餐具(筷子、勺子、叉子等)?

 

 

逾六成:愿意提前选择“无需餐食”


将近62.9%的受访者表示会在起飞前,在订票界面上选择航空公司的“无需餐食”;剩下37.1%的受访者则不会选择“无需餐食”。不选择“无需餐食”受访者最主要考虑的是搭乘飞机的时间点和时间跨度较大,普遍表示有用餐的需求。其次是”不能提前确定是否需要餐食“和”机票钱包含了餐费",最后是”不知道如何操作“以及”不想操作“等。


关于如何优化航空公司的餐食服务,受访者最期望航空公司增加”无需餐食“选项,其次是可以自主选择需要哪些餐食,包括”可以选择部分小吃和配菜“、”可以选择只需要主食,不需要配菜和小吃“。


此外,部分受访者再次提出了对航空公司的环保减塑期待,包括”增加有关餐具和食物包装的环保选择,如无需提供、减少非一次性材料、使用环保材料”等等。


总体来看,受访者比较支持航空公司推出“无需餐食”的选择功能,航空公司应当着重考虑如何推广、告知,增加操作便利度,并以积分、抵扣票价等方式鼓励“无需餐食”的乘客提前选择。结合实际情况和受访者反映,飞机餐食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所以航空也应该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问题:为了避免食物浪费和不必要的塑料包装垃圾,您期待航空公司针对“乘客提前选餐”增加哪些功能?

附:国内航空公司的减塑实践


根据主动公开的信息,为了减少机上的餐食浪费与一次性垃圾的产生,国内航空公司曾开展以下行动:

中国航空——采用可重复使用的热饮杯;2019年逐步上线经济舱“绿水青山”餐具,该套餐具是用安全可循环的塑料制成。

东方航空——2007、2009年,曾采用以玉米淀粉等天然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一次性水杯、刀叉用具、垃圾袋等。

南方航空——2019年推出预订“绿色飞行”服务,激励乘客提前主动取消飞机餐并获得里程奖励。

海南航空——2020年10月起,海南地区出港航班的垃圾袋、手提袋、淋膜纸水杯、小餐盒等产品采用全生物可完全降解的材料;2020年推出“餐食兑换积分”服务,激励乘客提前主动取消餐食。

厦门航空——2019年将原有塑料明杯全面替换为竹浆纸杯;2020年开始招标采购可重复使用的机上环保餐具;2021年开始试行经济舱乘客可提前线上办理选餐服务。

国泰航空——自2001年起,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塑胶刀叉、茶杯和碗;2019 年起逐步在航班上停止供应一次性塑料吸管和搅拌棒;头等舱、商务舱的枕头和羽绒被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袋子进行包装;等等。

 

图-国泰航空飞机餐上使用的循环餐具



扫一扫了解更多内容
扫一扫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