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速览
1
我国快递包装一年碳排放超2000万吨
2
美团青山计划:已有超2亿外卖用户使用“无需餐具”
3
海南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支持“绿色快递”建设
4
2022年服贸会开幕,“绿色”成为一抹突出亮色
5
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商品过度包装等集中整治
6
各地多部门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
01
我国快递包装一年碳排放超2000万吨
《2021—2030中国快递业绿色包装碳减排潜力研究报告》首次创新性地测算了2020年中国快递包装碳排放总量和人均快递塑料包装消耗量。2020年中国快递包装碳排放总量为2395.84万吨CO₂E(二氧化碳当量,包括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需要种植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土地面积(16410平方千米)的树木才能抵消上述碳排放量;2020年,我国人均快递塑料包装消耗量为1kg,这相当于2020年中国每人一年在快递包装上消耗了100个超市中号塑料袋(一个中号的超市塑料袋重量大概10g左右)。
此外,《外卖业包装塑料环境影响及回收循环研究报告(2021)》首次测算出2015—2020年外卖塑料包装的累积碳排放量达771万吨CO₂,并提出假设:如果这些外卖塑料包装末端治理引入塑料化学循环法处理,那么可减少碳排放达4成以上。

02
美团青山计划:已有超2亿外卖用户使用“无需餐具”
日前发布的《美团青山计划五周年进展报告》显示,自2017年美团推出“青山计划”以来,已有超过2亿用户使用“无需餐具”功能,有超过80万商家加入了美团外卖的青山公益行动。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提升,餐饮行业的绿色消费初见成效。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今,美团外卖的环保订单占比增长近40倍。商家方面,目前已有191万商家在美团拥有“商家青山档案”,超过33万商家拥有“助力低碳消费”徽章,超过90万商家拥有“粮食节约行动”徽章,超80万商家拥有“青山公益商家”徽章。

03
海南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支持“绿色快递”建设
近日,海南省政府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循环快递包装智能回收设施设备建设和推进邮政快递业新能源车辆应用等成为重点任务。该方案要求,2022年,分别在海口和三亚市的200个小区(或商业、办公场所)设置可循环快递包装智能回收设施设备;到2025年,分别实现海口和三亚市50%的居民小区、商业和办公场所设置可循环快递包装智能回收设施设备。

04
2022年服贸会开幕,“绿色”成为一抹突出亮色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今年服贸会聚焦“双碳”主题,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新设面积达16700平方米的环境服务专题展,这也是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后“首秀”。此次环境服务专题展以“双碳赋能·焕发创新动力”为主题,将设立低碳能源、气候与碳经济、碳中和与绿色技术、创‘双碳’示范城市、环保产业五大专区。此外,还将举办“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2022中国碳中和经济发展论坛”“气候经济高峰论坛”等24场论坛会议及推介洽谈活动,探讨绿色发展的全球合作之路。

图丨BRTV 新闻
05
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商品过度包装等集中整治
临近中秋节,月饼过度包装问题也成了舆论关注焦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商品过度包装等集中整治。近年来,国家标准委陆续制定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十余项国家标准,相关制度也越发完善。比如,为了遏制商品过度包装,去年修订发布的GB 23350-2021标准,规定了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涵盖了糕点、酒类、茶叶、饮料、保健食品等31类食品。这些因素的影响,都让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有所遏制。但现实中,商品过度包装问题仍没有绝迹。“斩除”过度包装,留下“适度包装”,让消费市场和消费者都能回归理性,需要消费者、商家、监管部门等各方能够形成合力。

图丨新华社发 王威作
06
各地多部门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行为能耗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5%-50%。此前,碳减排大都在企业层面进行,但今年以来,各地纷纷推出的“个人碳账户”,让“减碳”正式进入个体时代。目前国内设立的“个人碳账户”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企业主导或以企业为主体,此类以电商平台为主,比如阿里的“88碳账户”;二是政府主导或以政府为主体,比如“广东碳普惠”“碳惠天府”“西宁碳积分”“武汉碳宝包”等;三是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比如深圳市政府与腾讯公司联合推出的“低碳星球”。

原文链接

-End-
编辑:摆脱塑缚